【先进材料创新人才基地班】:是学校为探求培养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优秀人才而设立的试验班。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全面、科研与创新能力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未来学术领军人才为宗旨。实行基于一级学科的专享柔性培养计划,系统强化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学科交叉知识、科技前沿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该班毕业生普遍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超过90%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所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涌现出一批学术新秀,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获得国际学术奖励,在国际学术界开始崭露头角。
基地班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材料智能成形制造卓越工程师班】: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在材料成形及控制领域的工程科学、工艺技术方面具有综合创新思维、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采用单独的培养方案,强化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项目驱动为主要特色的“3+1”四年进阶式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工程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
构建了感受企业、技能培训、综合训练、岗位体验的全过程实践强化培养体系和企业工程师案例式教学模式,四年不断线,工程认知逐年深化。该班毕业生60%以上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其余100%进入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
卓越班企业实习
学生设计和制造的部分产品
培养特色
注重基础理论与交叉融合培养: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重实践、促交叉”的理念,着力推进专业和课程现代化建设。在坚持强基拓疆的基础上,促进学科方向间以及与信息、人工智能、计算科学、计算机、能源、生物、医学等的交叉融合,“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创新综合”的一流本科生培养优势已然形成。
强化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学院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建立了基地班创新教学与实践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师资、经费、平台条件等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强力支持。国家、学校、学院等多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涵盖半数以上的学生。每年超过100人次获得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奖励。
学院创新教学与实践开放实验室
本科生郭文辉:四氧化三钴空心球 本科生翟伟: 溶剂热法合成双扇状氧化锑
(指导教师:王俊助理研究员) ( 指导教师:慈立杰教授)
学院与遍布全国各地的5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搭建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平台20个,提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假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实践参与度。并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举措,通过在工程一线的现场教学、企业兼职教师的课堂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致力培养国际视野:学院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与2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30余名本领域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任学院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每年选派2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赴国外知名大学进修和深造;每年邀请近30名国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交流;举办或承办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和全国学术会议;每届有近20%的学生申请赴国外、港台等高校学习或内地著名高校访学;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宽广的国际视野。
你可以在校内就聆听到海外知名学者的精彩报告或短期授课;可以在学院举办或承办的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上,与来自海内外的研究者进行交流;可以赴国内和海外名校访学……
暑期海外师资课程
海外实习
形成了完善的“三全育人”体系和机制: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了“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位一体的全员协同育人机制。学业预警、特殊群体帮扶行动等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学涯职涯规划瞄准学生的长期发展,“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名师面对面精心指导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学院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拓展平台,文艺体育、社团组织、智力竞赛、学术论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顶岗实习……,为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持续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